2025年10月30日,“星”火“核”力宣讲团在工科楼2-212教室为飞行学院2025级新生带来以“传承‘两弹一星’精神,书写航空报国华章”为主题的思政课。活动以氢弹研制为主线,深情讲述三位元事迹,勾勒出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的精神图谱,带领学子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。

首先,沈晓杨同学以邓稼先院士“隐姓埋名”的人生抉择为引,讲述了他毅然离别家人,奔赴戈壁二十八载的报国历程。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他带领团队以惊人毅力完成原子弹研制,却因辐射重伤而早逝,生动诠释了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的执着与以身许国的崇高精神。

紧接着,苏文韬同学以于敏院士那把见证岁月的计算尺为证,讲述了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、自主钻研突破氢弹理论的奋斗历程。他在设备匮乏的条件下完成千万次推演,虽未留洋却破解核心难题,践行了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赤子初心。

而后,王雨欣同学以郭永怀院士生命最后时刻的壮举为线,讲述了他在飞机失事瞬间与警卫员紧紧相拥,用血肉之躯守护珍贵科研数据的感人故事。他以最壮烈的方式守护国家机密,兑现了“把一切献给祖国”的铮铮誓言。

在宣讲尾声,三位元勋的誓言再次回荡:“我的一生,只做一件事……”“为了祖国,我愿耗尽毕生所学。”“只要能为祖国多走一步,我无怨无悔。”这些铿锵话语,不仅是老一辈科学家忠诚奉献的真实写照,更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,递到了当代青年手中。

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,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。通过立体化呈现“两弹一星”功勋人物的奋斗轨迹与精神内核,活动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材,有效激发了飞行学子的专业认同与使命意识,为培养新时代航空报国人才注入了持久而坚实的精神动力。


